民國抗日小兵第5章 長見識

新安小胖A / 著
 加書籤  滾屏 朗讀

同心地区虽然是咸的,但地里西瓜倒是甜的。西瓜又又甜,并且还多。

海量小说,【石榴閣】

部队入同心,正是西瓜熟了的季节。缺乏喝,就从地主的地里搬西瓜,当喝。有时张庆林还用西瓜洗碗筷。

在西瓜地里,张庆林惊奇地发现,西瓜种在铺蛋到拳头小石头蛋蛋的地里。

张庆林到很纳闷,怎么这里的西瓜种在石头地里?发现其农作也有种在石头地里的,而且得很好。于是张庆林就问农民为什么把庄稼种在石头地里,农民说:

“娃娃,这是土地,石头蛋蛋是土地。把石头在土,可以保住分,地就旱,还可以防止风沙。因为们这里旱多,风沙多,才想这样法子”。

西征路所向披靡,右路军(十五军团)在军团徐海东、政委程子华的率领,从延川的贾家坪发,经安塞、保安北三边,直取三边重镇定边县城。徐海东、程子华率十五军团七十三师、七十五师经坑直豫旺县境,1936年6月11夜,军包围了豫旺县城马关,并占领了。七十三师部分部队继续向西推,6月20和21占同心城(即半个城)和王家团庄。6月27拂晓,经两个星期的围城,七十五师马关。6月28,七十五师与七十三师部包围了韦州,韦州城有敌骑兵营和反民团,几战斗未能克。7月3到韦州城墙,曾北城墙。马鸿逵恐韦州有失,危及金积、灵武,其老巢银川难保,7月4,马部派的援军抵达韦州,军恐背受敌,主战斗,退守,因而韦州城未能

左路军(军团)在代军团左权、政委聂荣臻率领,从延川发,经保安、吴旗南,连克曲子、阜城黄岭等地,迅速抵宁夏的七营、李旺带。6月9军团二师先头部队二团由环县的毛井经甘宁界的马家山、张家塬石涝子、折近占豫旺堡,军的先头部队到了旱塬。6月16,在二师师杨得志、政委肖华的率领占豫旺堡(今预旺镇)。至此,左右两路西征军,在同心县境,完成了个漂亮的“同心圆”。

军西征到柠条梁,十五军团成立了回民独立师,马青年(回族)任师、政治部科欧阳武(回族)任政治委员、李铁民任参谋。独立师有个步兵连和个骑兵排,成立初到100。西征各部队以团为单位成立了回民工作团。军成立了回民导队。军非常重视培养地方回族部。当时,从同心派往陕甘宁省政府所在地河连湾行学习的部就有几十;在马关举办了回族部培训班,培养了批区、乡基层领导和部。军培养的这批回族部,熟悉本民族的风土民和风俗习惯,在群众中定的影响和威信,是联系与回族群众的纽带和桥梁,是回民自治政权的骨,为创建回民自治政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。

二师占豫旺堡,彭德怀即率西征军总指挥部驻豫旺堡,豫旺堡的城隍庙成了西征军的本营和指挥中心。

豫旺堡距同心城70多公里,地同心县东部的黄土峰峦中。,可扼同心川,控制西(安)兰(州)公路;退,可速入黄土原,退守陕北革命据地。就在这样个军事重镇,彭德怀运筹帷幄,指挥了西征战役。9月初,为了二、四方面军,西方战军总指挥部从豫旺堡西迁至今王团镇的吊堡子村,总指挥部两迁驻地,都是在同心县境,时间达半年之久。

占这个豫旺堡还有段故事呢。

哐!哐!哐!

从豫旺县县城马关了几个衙役,敲着面破锣行走在豫旺堡的集市引了家的目光们站在喊开了:

家注意了!共产,共产就是共产共军都是头发眉毛的土匪,打家劫舍,杀回灭的。县有令,青壮年都参加杨家堡子的自卫团,孺粮食牲畜都藏到偏僻山里,封窖,匪。”

民国25年,也就是1936年6月初,豫旺县衙役的这番喊,在赶集的们中引起了小的躁

豫旺堡,也曾是藏龙卧虎、兵家必争之地。是元世祖忽必烈曾孙、世系豫王阿剌忒纳失里的最安居地。

至正十年(1358)豫王与巾军作战失利,被帮助守护关陕的军阀察罕贴木省城西安,受诏“寻迁六盘”,就看了这块兵塞地,建筑豫王城安居,地名由此而生。

到了明朝,自然会沿袭朝的封王,但城堡犹在,其豫王城作为地名已流传甚广,无法改,就取其谐音改称豫旺堡。直到民国时,把清朝设在马关的平远县,县名都直接改为豫旺县,可见豫旺堡的声名远播了。

豫旺县有三个较的集市,是县城马关,二是豫旺堡,三是同心城,也半个城。

按农历期隔两天逢集,马关是258,豫旺堡是369,同心城是147。

就这样,衙役们就转着圈,每天在这三个集市

但是,老百姓的心里,还是很迷茫的。

军又是那路军?”

。”

“马家军抓兵,赵老五抢粮,了又啥?”

“刚喊着呢,杀回灭、共产共!”

“安拉乎,咋这么的败俩(灾难)!还有们穷活的路没?”

“听说24年(民国24年即1935年)六盘山军,可能是伙的。”

“是,24年没听说军杀回灭、共产共呀!”

“唉,反正带的没好!什么军了还是老百姓的灾殃。惹起咱躲得起,还是领婆娃到山里躲两天走。”

大家正在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