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李煜同人)山河永寂分節 2

一寒呵 / 著
 加書籤  滾屏 朗讀

诗作曲都救命。无论是谁。

海量小说,【石榴閣】



韩熙载拿手中茶杯,直直盯住那目重瞳,想看些什么,哪怕是惊慌,可是什么也没有。“或许些时候,臣收到的消息就是安定公的噩耗。”

“那请韩记得代为寻找霓裳羽舞曲谱。”李从嘉说完并子略倾斜倚在桌边。

韩熙载有些气郁,是这样,里夜里心心念念着那曲子,生全由了天。可是的生若真的全由天,哪还需心血谱写悲欢离散。“安定公竟真的毫无抗争之意么?”辅佐太子七年,视其如子,对太子李弘冀的子再了解能杀了皇叔,敢杀了兄

可是韩熙载为荣华至此。

个帝位,究竟值值得赔这些命。或许并只是命。



半晌,各自思量。

李从嘉终于开,“明是为了保,实为保住太子。”

韩熙载并否认。“如今是急昏了头,皇月说了召齐王回立即手,明眼谁能知,若是安定公再了事,太子保,国之将祸。”

李从嘉闭眼,像是累了,缓缓地说,“太子若倒,韩必然也会受到牵连,支持抗争,可使皇至全部迁怒于太子。也有了牵制太子心的把。”

“若安定公如此想,那臣也无话,只是老臣辅佐两代君主,更受皇之托习太子七年,如今朝看陷帝位之争,难免自责,而且,”顿,看着李从嘉倦怠的神,“臣知您和太子本该是今天这种境况。”

这么多年,那两个同读书写字的孩子已经各自封王封侯从此殊途。“安定公,”韩熙载神郑重,“可还记得那琴弦?”



章 几曾识戈 (

夏夜鸣蝉。

的碧袍子,比蓝清,比青通透,只那么淡淡的抹天碧,正是微闭目弹琴的六

那年太子府新落成的流风亭独伫于园湖心,仅仅用只容的石板小路与两岸相连。宛若平静朵盛开的牡丹,建造的时候工匠们原本构想了很多种巧夺天工的想法,斟酌多直到太子收到的最卷画轴飘飘铺开,淡淡烟波,袭流风临知是何所绘,竟然就而易举让桀骜的太子颔首。

久,流风落成,

独缺可入画。



那

们通报,“安定公稍待,太子正与韩太傅于书中读书。”

十六岁的李从嘉着琴站在湖边,远远地看那亭子,旁的侍女眼,果然是传言中的帝王之相,竟然真的有目重瞳。

李从嘉经意回首,重如墨般的目光吓得侍女低敢再看,地笑了声,“若是太子得了在流风亭,转转就好,去吧。”

淡淡的,说完径自转走,没有什么私猜测的天生贵胄,连语气都让如沐风,可是说了,绝。



那时的韩熙载还受皇嘱托为太子讲学,木窗的李弘冀沉静自持,却有着皇的心。

沉迷声,却也味埋头书卷,的。

所认为应当读的,从受什么引导。十几岁,韩熙载在看见某种东西,

说清楚,却始终存在,很多年的韩熙载才明,那是心。

哪怕还只是个少年的心。



宣纸,李弘冀个工整的国字还未写完,窗外隐隐曲《临江仙》,声声入耳,笔锋凝滞,缓缓洇开个墨点,

“太子.”韩熙载见,有些疑

手指还未松开毛笔,那字就僵在纸。李弘冀的神如常,摇头作罢,扬起手将那张纸挥在地,“太傅,今天就先到这里。”整理自顾自离去。

弦音依旧,韩熙载转望见那纸的字,国字的最笔,终是没有写完。



们垂首想禀告安定公在流风亭等候,李弘冀却并们说完。兀自静静地顺着琴音走,几重树,几曲回廊,

终于望见

在弹琴。

湖心的亭子,些许的微风都可以穿堂而柳,袭天独坐其中笑看风月。李弘冀于岸的瞳,也看穿那潭,只见得发丝扬,湖面起波澜。

如果,望的眼眸,自己就是安静的。

李弘冀慢慢地走向湖心的流风亭,冗繁的袍铺散开仿若涉步两步,堪堪踏入流风亭的时候,

琴弦绝。



“弦断了。”李弘冀坐在对首。

眼抬起手,指尖血珠顺落。以为意地将古琴响泉放置旁,依旧笑若风,“从嘉分了心。”本是同的兄,却并相似。李从嘉温文秀雅,而太子李弘冀为刚严,多畏惧,未曾沾染宗室所盛行的绮靡之风。

李弘冀的神缓,笑着俯那断弦,琴名唤作响泉,“流风响泉,六还是如此风雅。”

大家正在讀